在可见的未来,数据将是继土地、能源、人口、粮食之后的新一代生产要素,由海量数据支撑起来的 全数字化时代 正在悄然到来。
但目前数据市场仍然是一片草莽,没有任何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划分,也没有市场机制起作用,隐私数据在暗网被肆无忌惮地交易,平台用户甚至在被动地用数据价值“换取”便利性。
在这种情况下,亟待诞生 适应全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基础设施 解决目前的困境。
PlatON的核心战略正是面向未来全数字化时代,依托隐私计算与其禀赋为金融基础设施的区块链技术,促进数据资产的大规模交易服务与流动性治理。
而为建设这样适应全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基础设施,首要从何考虑?
先上结论: 安全性是金融基础设施第一要素 。
一、 无安全,不商业
一个系统或产品是否有用,是由市场决定的。
金融基础设施的最终目标是商业化,并且形成规模,得到市场认可。而对于金融基础设施,想得到市场的信任,首先要告诉市场: 我是安全的 。
和精密航天仪器的复杂程度一样,金融基础设施从理论储备延伸到技术工具运用、再到所要实现的工程解决方案,最后支撑起商业化应用,同样是一个 极其复杂的过程 。
可以试想一下,在未来的大规模商用场景,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上,每天承载着海量的数据流动交易、支付清算,节点上流转的数据不仅仅有普通数据,更有经过隐私计算保护的隐私数据与商业数据。如此,系统比任何精密仪器的运转都要谨慎小心、步步为营。如果发生数据破坏或者隐私泄露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 信任一旦崩坍,将很难再次重塑 。
此前,行业里诸多的数据隐私泄露事件就导致相关企业的信任崩塌,这种信任的崩塌是任何公关手段和技术修复都无法弥补的。这给人们一个警示:社会对数据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对数据泄露的忍耐度越来越低。对于作为承载数据交换共享的未来金融基础设施来说,更是不可承受之重。
安全性将是全数字化时代金融基础设施面向商业化最重要的底层属性。
二、 透过区块链的本质看安全
关于区块链本质的论述我们听到过太多版本,分布式账本、互联网2.0、下一代价值互联网甚至提高至信仰。这种概念性都很抽象,我们无法想象区块链真正能做什么。
区块链其实是一种特定的金融基础设施。它有其内在“潜质”,大幅提升了支付清算的效率,极大地降低了欺诈风险与差错,这是从中本聪提出“一种点对点的支付系统”中一脉相承的特质。
在谈到区块链技术时,一个问题是经常被人提到,即 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问题 ,指同时保证很高的任务处理性能(可扩展性)、坚固的系统安全性和完整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能的。
去中心化的量化指标是参与共识的节点数量,可扩展性的量化指标是TPS或者吞吐量,安全性的量化指标是作恶的经济成本。
“不可能三角”像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压在众多项目的头上,很多项目以破解“不可能三角”为核心进行大量技术研究,但这并非是当下面向可商用进行考量的正途。因为要打破“不可能三角”,就必须付出足够的计算代价和通讯成本,而这种做法正好与商用原则相违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在三者之间,根据不同的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需求来进行“取舍” 。
我们以可商用的金融基础设施为核心目标,从安全性、可扩展性与去中心化的变量来进行分析。
1. 保证很高的可扩展性,在安全性与中心化之间做权衡。
最先考虑可扩展性是出于商业化目的,提高处理速度。以EOS为例:EOS优先考虑可扩展性,TPS在3000-4000之间,交易性能也比较强。不过EOS在去中心化与安全性的权衡中牺牲巨大。全网21个超级节点就像是21个中央银行,负责处理所有链上验证及结算事务。相比于上万节点的比特币或以太坊,对21个节点进行攻击容易许多。未来海量数据的交易流通不可能在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这样的系统也就无法胜任金融基础设施的地位。
2. 保证完全去中心化,在安全性与可扩展性之间做权衡。
首先要理解去中心化的本质。比特币去中心化的考量,是对链上节点不需要任何信任,以POW机制的设计来保障安全性防止作恶。但是在这样的共识机制下,可扩展性就成了极大的短板。比特币系统个位数量级的TPS是无法使其真正成为金融基础设施,来满足大规模商业采用的需求的。
3. 保证系统极高的安全性,在去中心化与可扩展性之间做权衡。
这正是PlatON目前的策略,PlatON通过VRF增加随机性,使用BFT类共识支持拜占庭容错,同时在经济上实行处罚措施,都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在每个共识周期内, 通过VRF在更大的节点范围内随机选择参与BFT共识的验证节点,同时通过并行算法提高BFT共识的效率,充分权衡去中心化与可扩展性 ,使可扩展性达到商业化处理速度又不损害整体系统安全。
区块链的发展目标正是通过不断的迭代成为未来全数字时代金融基础设施,那么安全性必然是首要考虑要素。
英国上诉法官丹宁在《最后的篇章》中写到过一个英国伦敦的钢铁工人罢工案,钢铁工人涉及到工资待遇问题集体罢工,牵扯到国企与私企和资方的利益权衡,而丹宁却在最后判处不允许罢工。因为他算了一笔账:工人罢工,产能就会下降,需从国外进口,时间一长严重损害工人及国家利益。
从这个判例中正体现出一种 权衡的思想 。如果不能保障完备的安全性,以隐私计算网络支撑真正意义上的“数据资产”,这个基础设施也就不构成足够的商用价值,也不会有市场需求。安全性显然是金融基础设施系统建设过程中考虑的第一要素,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