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PlatON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
platon的隐私经济和mdukey的有什么区别?
介绍发行总量,以什么算法发行,如何落地应用
对于区块链小白应该怎样快速理解云图?能否在这里获得收益?
1,除了核心几个成员外,团队其它成员是个什么情况?PlatON和主流公链的不同点及独特价值在哪儿?孙总对区块链当前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什么独到观察?
2,今年受肺炎疫情影响,云办公异军突起,它是建立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上的SaaS服务,而计算是PlatON的强项,现在是否在这方面有所应用或者与一些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呢?
3,PlatON定位于稳私计算,而数据是基础血液,可如今人们对数据的隐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PlatON是如何打消用户放心使用数据又不会隐私泄露顾虑的?
4,PlatON 公链属于 PoS 类型,其共识算法被称为 PPoS。它比目前主流的PoW、DPoS等共识算法有哪些先进性?如何保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平衡?
5,Energon 不设硬顶,每年都在前年总发行量上增发,这个增发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大部分的利益都流向节点,做为普通投资者如何进行保值而不被稀释?前期各方锁定期如何安排的?
6,我们看到之前PlatON专注于技术的研发而疏于宣传,技术、社区和生态目前的重点在哪里?对于即将开启的公链之一,准备如何在未来的市场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用户,扩大影响力?
1.PlatON云图要解决的区块链技术难点或者需求痛点是什么?
2.PlatON在隐私处理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与David Chuam领导的Elixxir社区相比,有什么优势?
3.PlatON在治理方面有什么打算?公链治理架构能否简单介绍?
4.PlatON的Token经济有什么规划?采用的经济模型大致与哪些项目类似?
5.PlatON的roadmap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如何确保避免跳票,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
1、PlatON节点的部署对硬件和软件环境有什么要求?
2、从技术角度来讲,PlatON具备哪些优势和领先性?
3、PlatON使用哪种共识算法?达成共识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征集问题活动截止,中选问题会随后发出,敬请大家期待。
请问具体zoom地址什么时候公布?
加个5.计划多长时间上交易所?上哪个头部交易所?
已经结束收集提问了。我提的问题也没被选中。
- PlatON 代码开源吗?是否有激励开发者参与开发的计划?
- 区块链提倡数据公开,为什么PlatON 选择更注重数据隐私,这一块市场大吗?
- PlatON 把计算下移到链下,存在风险吗?
- PlatON 打算如何进行代币分发,避免持币过度集中化。
PlatON 目前处理合约的速度 大概多少
David实际上早已经离开密码学界,在早期贡献之后再也没有实际产出。我2018年跟他一起开了几次会议,但实际上他主要想推广他的钱包。从我个人观点来看,已经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了。所以也没有合作。
关于进度其实我们一直采取了非常审慎的态度。原定去年Q3的上线,实际上只是共识和经济模型,并没有包含智能合约。经过内部反复争论,决定还是完整的上线一个技术生态,包含了evm+wasm支持的合约体系。这样除了验证人可以真正参与进来,也会包容真正意义上的开发者来参与。我个人相信这才具备实际意义。
当然合约体系具有相当的复杂度,并没有那么简单,从今天的实际应用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如何构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合约,坦率地说,今天并没有看到任何一个真正可行的方案。这就是大规模分布式应用的真相,并不是靠理想或者口号可以解决的。
我们的预期会在今年Q2适当的时机先上线主网,这并不代表着这是一个已经足够成熟、完备、自洽、安全且高可用的系统,而只是一个开始。所以测试网先从验证人这一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出发,来测试最为基础的共识、安全、经济模型和治理。
我也不倾向于泛泛的用所谓的Layer1来表达这件事情,实际上更类似于传统意义的“核心网”,在核心网不能被逐步认定基本可用之前,我们不会轻率的启动主网络。
我一向认为,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的远大价值、商业利益与实际难度都是这件事情的不同侧面。唯有足够有经验和经历的、理性主义的信徒,才可以有足够的定力和耐心坚持下去。泛泛的用一两个技术概念、市场热点来试图超越基础设施演进的基本规律,是历史的背景噪音而已。
感谢您认真准备的好问题。
隐私计算网络与分布式经济体基础设施。
1.1我们主要成员的简历都在官网有基本介绍。肖总和梁总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其他人基本都是从基础设施领域出来的,无论是金融基础设施还是电信基础设施。
1.2 很难绝对的说有特别的差异,大家都是基于类似的理念——所激发的科学理论——所延伸的技术工具——所实现的工程解决方案——所支撑的商业应用。从这个逻辑来说,其实没有太多差异。所谓的共识从理念、科学理论、技术思路其实都差不多。额外的感慨是这里绝大多数都来源于西方和相应的社区。中国人的贡献实在是太少,很惭愧。
我们的主要差异是从理念开始的,我们判定区块链是一个适合真正的全数字化时代的基础设施,而不是过渡产物或者可以适配现有的金融业务,这也就意味着试图用区块链来解决当下金融领域的问题,是无效或者低效率的,对现有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不构成根本性替代。这同时意味着如果不能支撑真正意义上的“数据资产”,也就不构成足够的商用价值。这个基础设施就是不被需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了隐私计算网络作为最主要的切入点而不是其他泛泛而论的底层技术。因为只有数据可以在隐私条件下被确认权属,才有可能被评级以及估值,这个逻辑高度类似于早期互联网时代Google创生的PageRank算法,PR算法本身并不直接构成商业模式,但只有在PR的加持下,相应的网页才有了一个估值,与之相应的CPS/CPC等竞价排名算法才会出现,搜索引擎和门户才有了广告的商业价值。
同样的,今天很多人都在泛泛的说“数据”的价值和隐私计算,实际上隐私计算并不能直接给数据定价,而是通过在密文条件下的计算,既确保了数据资产的权属,又提高了这一资产的流动性。这就是所谓的“基础设施”,来赋能未来展开在PlatON之上的各类型数据交易服务。本质上就是为数据资产这一新兴的资产类型量身定做的“金融基础设施”,与之相应,所有的区块链技术在其中的价值就是为之提供相应的清结算服务。但区块链本身并不能替代隐私计算,这从根本上就是两件事情。但很多“公链”们在有意无意的混淆这一基本概念,我以为还是缺乏了基础设施的理解和经验。
所谓的趋势,就是要看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曲线,我们之所以保持相对审慎和稳健,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这个需求大规模出现的预判。自从比特币诞生以来所有的链上交易,还比不上银联半天的交易笔数。尽管全球范围内从合规性、权利主张都开始呼唤数据的善用,但这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包括算法的高性能实现、数据交易的定价机制、链外计算与区块链的结合,这些技术性问题的难度都相当之高,远非一般团队可以企及。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事实上成为了全球的先锋队和探路者,从我个人与全球的交流来看,从认知到实践我们趟过的路和踩过的坑,已经远远走在全球同类的前面了。所以我也不觉得谁能够全方位的作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4,如前所述,我们的核心思路是为未来的大规模商用做准备,第一阶段就是解决工程问题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与“工程”其实不完全在一个范畴,很多听起来很绚目的概念,工程上几乎不可实现。有很高的复杂度需要时间来化解。所以通常工程上都会采用成熟的方案,而不是万事都要强行“创新”,这更多的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盲目而不可自制的”虚荣心“。我们从根本上不会走这条路,所以更多的是在当下成熟的共识方案则其善者而从之,然后不断的做改进和优化。
想特别声明的是,我个人也不认为有可能突破所谓的”不可能三角“,除非可以付出足够的计算代价和通讯成本,这件事情又正好与商用原则相违背。最多就是在三者之间,根据不同的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需求来做”取舍“而已。我个人当然很期待有超卓的天才可以在理论上给出一个近似解,目前还很渺茫,这超出了现有理论计算机和计算复杂性理论的边界;即便如此,工程上实现的难度是无以复加的,这不能依靠几个所谓的”聪明人“就可以解决,本质上我相信只有通过未来大规模商用的检验和挑战,基础设施技术面临的问题才有机会被解决,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进化的唯一道路。
6、相对于业内其他来说,我个人可能会十分的”保守“和”缓慢“,倾向于每个阶段都全力以赴做一件事情,面面俱到是很难适配一个集体的资源供给的。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内部确定的原则是从纯粹的技术为主开始逐步过渡到”技术+运营“的双轮驱动原则,直到恰当的商业时机,彻底转型为”运营“主导的模式。但这个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演进。早期的盲动从历史来看,基本上都是炮灰。
我们仍然会保持住节奏,阶段性的交付和迭代,基于我们的长期判断和理念做正确的事,不会跟随所谓的市场热点,从我们经历过的若干次历史浪潮来看,绝大多数不能保持节奏的团队和集体,都被历史淘汰了,甚至都不能说”无情“的淘汰,因为实在是没有了生息,无论一开始多么耀眼,没有就是没有了。活到最后的都是老炮。
感谢您认真准备的好问题。
感谢孙总的精彩解答,专业、务实,既对当前行业保持的清醒认识,又对PlatON定位于隐私计算及分布式经济基础设置这条赛道的从容和自信。
能上前三交易所吗
…说了上就上 他们3个交易所,估计后续还会上国外国际知名的交易所。大概率首发火币 币安